【聯電縮手】台灣不力挺 陸「晶片自製」 - 股票

By Odelette
at 2019-01-06T21:05
at 2019-01-06T21:05
Table of Contents
※ [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]
作者: qazxc1156892 (QQ) 看板: Tech_Job
標題: [新聞] 【聯電縮手】台灣不力挺 陸「晶片自製」沒得玩
時間: Sun Jan 6 00:31:38 2019
礙於美中貿易緊張,聯電(2303)擬縮減對福建晉華的技術協助,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導
指出,這代表習近平力推中國晶片自製的努力,遇到另一波阻礙。
日經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,礙於華府與北京當局關係緊張,聯電將縮減與中國合作夥伴
福建晉華聯手推動的晶片計劃規模,可能將DRAM團隊近半數約140人移至新職位。
這是聯電朝停止開發記憶晶片跨出的第1步,若持續與晉華合作,未來恐在引進美國技術
和半導體生產設備上受限,甚或流失美國訂單。
習近平的「中國製造2025」目標,在半導體業計畫壯大長江存儲、合肥長鑫和福建晉華3
家大廠。但福建晉華的數10億美元投資,已經變得不明朗。
美光2017年指控,聯電為福建晉華竊取其商業機密,將2家公司告上加州法院;聯電也在
中國告美光侵權。
日經報導指出,聯電擔心與美光之間的侵權糾紛會傷害其主力代工事業,已決定退縮與福
建晉華合作。
福建晉華原本預計,最快2019年開始量產基於聯電技術的晶片,但現在看來可能性很低。
中國目標2025年前生產70%自用晶片,目前估計在10-30%,使中國企業被迫仰賴外國晶片
廠。
中國下決心發展半導體業以來,台灣一直是最重要的技術來源。聯電是最早與中國合作的
台灣晶片廠之一,2000年代初就中國投資並轉移技術,去年宣布還要讓子公司和艦在大陸
A股上市。
但美中貿易緊張,迫使聯電重新思考中國策略,受影響將不只福建晉華。美、歐、日晶片
設備業者,都將陸企視為高風險的合作對象,愈來越猶豫出貨給長江存儲及合肥長鑫。
中國在晶片設備上仰賴外國業者,同時也缺乏國內晶片設計人才,這股趨勢將威脅習近平
晶片自製的長期目標。(吳國仲╱綜合外電報導)
新聞來源: https://goo.gl/Fo3dEz
--
心得:聯電還在喔
台積電少了對手??算是利多
中國無法自製,換台灣接訂單???
--
作者: qazxc1156892 (QQ) 看板: Tech_Job
標題: [新聞] 【聯電縮手】台灣不力挺 陸「晶片自製」沒得玩
時間: Sun Jan 6 00:31:38 2019
礙於美中貿易緊張,聯電(2303)擬縮減對福建晉華的技術協助,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導
指出,這代表習近平力推中國晶片自製的努力,遇到另一波阻礙。
日經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,礙於華府與北京當局關係緊張,聯電將縮減與中國合作夥伴
福建晉華聯手推動的晶片計劃規模,可能將DRAM團隊近半數約140人移至新職位。
這是聯電朝停止開發記憶晶片跨出的第1步,若持續與晉華合作,未來恐在引進美國技術
和半導體生產設備上受限,甚或流失美國訂單。
習近平的「中國製造2025」目標,在半導體業計畫壯大長江存儲、合肥長鑫和福建晉華3
家大廠。但福建晉華的數10億美元投資,已經變得不明朗。
美光2017年指控,聯電為福建晉華竊取其商業機密,將2家公司告上加州法院;聯電也在
中國告美光侵權。
日經報導指出,聯電擔心與美光之間的侵權糾紛會傷害其主力代工事業,已決定退縮與福
建晉華合作。
福建晉華原本預計,最快2019年開始量產基於聯電技術的晶片,但現在看來可能性很低。
中國目標2025年前生產70%自用晶片,目前估計在10-30%,使中國企業被迫仰賴外國晶片
廠。
中國下決心發展半導體業以來,台灣一直是最重要的技術來源。聯電是最早與中國合作的
台灣晶片廠之一,2000年代初就中國投資並轉移技術,去年宣布還要讓子公司和艦在大陸
A股上市。
但美中貿易緊張,迫使聯電重新思考中國策略,受影響將不只福建晉華。美、歐、日晶片
設備業者,都將陸企視為高風險的合作對象,愈來越猶豫出貨給長江存儲及合肥長鑫。
中國在晶片設備上仰賴外國業者,同時也缺乏國內晶片設計人才,這股趨勢將威脅習近平
晶片自製的長期目標。(吳國仲╱綜合外電報導)
新聞來源: https://goo.gl/Fo3dEz
--
心得:聯電還在喔
台積電少了對手??算是利多
中國無法自製,換台灣接訂單???
--
Tags:
股票
All Comments

By Harry
at 2019-01-08T18:18
at 2019-01-08T18:18

By Olivia
at 2019-01-10T18:15
at 2019-01-10T18:15

By Sarah
at 2019-01-11T23:53
at 2019-01-11T23:53

By Rosalind
at 2019-01-12T03:56
at 2019-01-12T03:56

By Isabella
at 2019-01-15T04:07
at 2019-01-15T04:07

By Regina
at 2019-01-19T23:05
at 2019-01-19T23:05

By Edward Lewis
at 2019-01-24T12:00
at 2019-01-24T12:00

By Edwina
at 2019-01-28T05:51
at 2019-01-28T05:51

By Joe
at 2019-02-02T00:42
at 2019-02-02T00:42

By Wallis
at 2019-02-04T16:08
at 2019-02-04T16:08

By Rosalind
at 2019-02-05T21:57
at 2019-02-05T21:57

By Elvira
at 2019-02-07T18:43
at 2019-02-07T18:43

By Hedwig
at 2019-02-09T03:46
at 2019-02-09T03:46

By Jack
at 2019-02-11T01:13
at 2019-02-11T01:13

By Anthony
at 2019-02-13T13:39
at 2019-02-13T13:39

By Harry
at 2019-02-14T07:16
at 2019-02-14T07:16

By Catherine
at 2019-02-14T18:21
at 2019-02-14T18:21

By John
at 2019-02-17T09:42
at 2019-02-17T09:42

By George
at 2019-02-21T02:58
at 2019-02-21T02:58

By Rae
at 2019-02-23T08:12
at 2019-02-23T08:12
Related Posts
不擔心美股震盪 Fed前主席柏南奇:沒看?1

By Hedda
at 2019-01-06T18:15
at 2019-01-06T18:15
習近平要求解放軍強化打仗意識

By Freda
at 2019-01-06T18:07
at 2019-01-06T18:07
他存股十年只買「金融股」 等同每月加薪

By Queena
at 2019-01-06T16:46
at 2019-01-06T16:46
台北股市》投信認養中小型股輪動吸金

By William
at 2019-01-06T16:17
at 2019-01-06T16:17
屢試不爽的美林牛熊指標顯示即將大漲

By Regina
at 2019-01-06T14:26
at 2019-01-06T14:26